2000年以来,中国增塑剂行业的无序竞争愈演愈烈,市场局面渐显混乱。在2007及2008年,由于产能高速扩张、产品缺乏差异化经营等,导致增塑剂行业竞争加剧,其对上下游的话语权变弱,行业利润逐渐被削薄。编者希望仅藉此文,简单剖析增塑剂行业无序竞争这一局面,并与行业人士共同探讨变革之路。
国内增塑剂行业无序竞争的端倪现于2000年前后至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增塑剂产能高速扩张,产量持续增加
2000年至今,国内各个增塑剂工厂均纷纷扩能增产,导致全国的增塑剂产量不断上升。仅以DOP为例,从2000年的不及35万吨,跃升至2007年的近100万吨。
2003年前后,全国增塑剂生产能力在10万吨/年以上的仅有5家,3万吨/年以上的不足10家。而截至2008年3月,生产能力在10万吨/年以上的已达到10家以上,3万吨/年更是达到20家左右。
齐鲁增塑剂由最初的5万吨增扩至目前的近30万吨(实际生产量);庆安高科增塑剂产能由6万吨扩充到河南和浙江各6万吨;昆山合峰产能由5万吨扩到15万吨:南京金陵经过多次调整,达到20万吨的理论产能:浙江华泰扩能到25万吨;宁波联泰,产能达到6万吨。(以上皆为年产能/年产量)
由于全国增塑剂产量大增,市场区域的划分逐渐模糊不清,各工厂不再独守一隅,核心消费市场集中之地往往出现短兵相接。
二、跨区域销售,参与异地竞争
由于商品量的增加,各增塑剂工厂都迫切需要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地处北方的增塑剂工厂几乎全部南下,在华东、华南建立销售处或发展当地代理商。同时,华东、华南的增塑剂工厂同样不甘示弱,大幅度扩张产能以及“势力范围”。各增塑剂供应商之间的明争暗斗、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各个主要塑料加工基地的增塑剂用户可以从容挑选供应商,而且在价格、数量、付款、质量检验等各个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下游用户坐享渔翁之利。
三、各增塑剂工厂的产品多元化路线接近,行业内缺乏差异化经营
近几年来,国内各家增塑剂工厂几乎都增加了新品种,例如DOTP,DINP,但其实大家的产品结构几乎还是一样,还都在一个同心圆中。因此产品的差异化并不明显。有所区别的是近年来一些增塑剂工厂不约而同的新建了苯酐装置,而且2006年苯酐利润颇丰,并延续至2007年;但一旦出现苯酐的滞销,又会使增塑剂雪上加霜,这种情况在近几年也曾不止一次的出现。
四、原料稀缺,上游供应商扼增塑剂行业之喉舌
DOP的重要原料辛醇处于寡头垄断的局面,国内资源主要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下游分散的增塑剂工厂在寡头面前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国内辛醇几乎无销售淡季,增塑剂行业被无情的夹在上游坚挺的原料与下游苛刻的市场之间,左右为难,只好在圈内同各个同行之间进行恶性竞争。
五、增塑剂行业协会名存实亡,缺乏凝聚力与协调力
虽然国内增塑剂协会建立已久,但凝聚力尚差,整个行业在行动上缺乏协调性与一致性。特别是在与上游和下游的博弈中,因为缺乏协调一致而使得自身处于被动的局面。
六、增塑剂价格不断攀高,低价替代品横行
经历2006年的暴涨,以及2007年的高位盘整,目前DOP价格已经较2005年提高了500美元/吨以上。高昂的成本使得价格相对低廉的替代品的生存空间加大。2006年起,原本较为“低调”的环氧大豆油、多元醇苯甲酸酯以及各种名目繁杂的替代品,盛极一时,横行市场,挤占了增塑剂市场大幅的市场份额。增塑剂行业的竞争,从行业内部的竞争,扩展到增塑剂与低价替代品的竞争。
在上述的市场状况下,增塑剂行业步履艰辛。整个行业生产利润微薄,同时贸易操作空间缩小。因此,如何改变现状,使得整个行业进入良性运转,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问题的解决,却绝非易事。我们无法平抑高涨的油价,也无法抵挡宏观政策的紧缩与打压。同样,我们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上游醇类原料的垄断地位。但从行业自身的角度出发,或许我们可以加强自律:理性扩能、增产,合理权衡原料采购成本与生产利润,加强行业行动的一致性。